展覽現場
2022年9月14日,由中國美術館、清華大學、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駐華大使館聯合主辦的“永恒的溫度——中國美術館藏路德維希夫婦捐贈作品選展”開幕式于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行。此次活動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主持,原文化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趙少華出席并宣布展覽開幕。德國駐華大使傅融,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吳為山,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邵大箴出席并致辭。
展覽現場
作為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此次展覽展出中國美術館藏路德維希夫婦捐贈作品61件(套),分“畢加索”“消費文化——接納與叛逆”“建構社會——介入與重構”“拓展語言——轉換與發展”“構成邊界——語境與隱喻”“記敘生活——現實與情感”“繼承傳統——經典與重塑”七個部分,系該系列捐贈作品在國內的約第30次展覽,立體呈現了20世紀60至90年代的歐洲和美洲的藝術面貌。
展覽現場
彼得·路德維希教授和夫人艾琳·路德維希教授是國際知名收藏家、學者。1996年,他們將個人珍藏的巴勃洛·畢加索、安迪·沃霍爾、格哈德·里希特、大衛·霍克尼等藝術家創作的89件(套)作品無償捐贈給中國美術館。這批作品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囊括多個藝術流派,呈現出不同社會和歷史背景下的文化多樣性。中國美術館自接受捐贈以來,每年都以這批藏品為基礎,通過展覽、研究、公共教育等方式,不斷“活化”這批藏品,最大限度發揮這些藝術經典的價值。26年來,已有百余萬觀眾親眼目睹了這批文化珍品的風采。
展覽現場
2020年12月,中國美術館與清華大學簽署合作協議,開啟了“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館校合作新篇章。此次路德維希夫婦捐贈作品走進清華校園,也是雙方通過藏品研究構建學術共同體、深化公共文化服務的有力舉措。展覽以“美育”為切入點,以作品和文獻相結合的方式還原了一個時代的切片,并在此基礎上向廣大觀眾闡釋這些作品的藝術和文化價值。
展覽現場
此次作品展,是中國美術館與清華大學館校合作的一個新起點,同時對清華大學學子來說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在展覽現場,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劉巨德老師表示:“這些作品進入到大學殿堂內,能夠給學生帶來藝術的自由空氣。這次展覽作品語言豐富,形式多樣,傳達出的藝術視野不同、藝術風格不同、藝術時期不同??梢钥闯鏊囆g家們在創作時,不依賴對象,也不抄襲對象,完全通過自身的藝術靈性,創造出一個新的形象出來。如此自由的藝術創作,對一個大學來說特別重要。大學的藝術教育,重要的不是學校教給了學生多少知識,而是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很好的學術環境,讓學生發揮自己的天性和內在心靈的智慧,把自己豐盈起來,自我生長,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清華大學能夠舉辦這次展覽對學校和學生來說都很有意義。
展覽現場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先生在現場采訪中談到:“藝術發展需要交流,需要不同地域、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不斷的交流,才能有新的創造。文化交流對藝術可以很好地起到相互激蕩、相互促進、相互啟迪的作用。路德維希夫婦的收藏,涵蓋了二十一世紀如畢加索、安迪·沃霍爾等大師們的作品,內容十分豐富。中國美術館在入藏之后,不斷拿出來到全國各大城市,以及清華大學等高校來展覽,這能讓世界了解到中國是一個包容的國家,是一個在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過程中,能夠促進文化交流的國家,同時也能在世界上讓人們了解到中國是一個文化在蓬勃發展的國家。在全球疫情肆虐的情況下,中國美術館依靠自身館藏,還能繼續開展如此高質量的展覽,這是不容易的。我們一直強調要尊重世界文化,尊重人民藝術創造,舉辦此次展覽,也能夠讓中國人民能夠更多地感受世界不同的文化,使人民在不同的文化比較中,感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根據本價值所在”。
展覽現場
該展覽于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4層7、8、14號展廳舉辦,據悉將持續至11月30日。(文/王康,圖片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提供)
路德維希夫婦合影
部分展出作品:
西班牙 人物 巴勃羅?畢加索 1967年 52.8×74.5cm 水墨畫
西班牙 帶鳥的步兵 巴勃羅?畢加索 1972年 布面油彩 146x114cm 中國美術館藏
彼得·路德維希肖像 安迪?沃霍爾 1980年 105×105cm 亞麻布絲網印刷畫
立體派的有檸檬的靜物 羅伊?利希滕斯坦1975年 228.6×172.7cm 布面油彩
無題(誰有醫療保???誰有住房?) 巴巴拉?克魯格 1990年 絲網印刷照片 185x203cm 中國美術館藏
美國 向運動員致敬 羅伯特?庫什納 1977年 布面丙烯 267.97x435.61cm 中國美術館藏
英國 橫渡大西洋 大衛?霍克尼1965年 183×183cm 布面油彩 中國美術館藏
美國 沙發上的一對 拉爾夫?戈因斯 1969年 畫布油彩 132x113cm 中國美術館藏
美國 三只中國玩偶 本?施恩采特 1971年 布面丙烯 183x183cm 中國美術館藏
美國 火車藝術II 老大(安東尼.克拉克)1985年 布面噴漆 213x458.6cm 中國美術館藏
德國 AB-圖像 A.R.彭克(拉爾夫?溫克勤) 1965年 布面油彩 139x148cm 中國美術館藏
法國 吞火者 羅伯特?孔巴 1981年 紙面油彩 104x195cm 中國美術館藏
德國 亞拉里克的墳墓 安塞爾姆?基弗 1975年 布面油彩 221x300cm 中國美術館藏
德國 恐懼 康拉德?克拉普赫克 1971年 畫布油彩 125x100cm 中國美術館藏
德國 胡貝爾拉特附近的埃費爾風光 格哈德?里希特1969年 150×200 畫布油畫 中國美術館藏
德國 靜物畫:漁夫之死 馬庫斯?呂佩茨 1977-1978年 布面油彩及綜合材料 190x245cm 中國美術館藏
德國 畫作6號 格奧爾格?巴塞利茨 1991年 畫布油畫 285x457cm 中國美術館藏
法國 國王的灰塵 第13號 讓-米歇爾.阿爾貝羅拉 1988年 粉畫 73x73cm 中國美術館藏
德國 同舟共濟 阿爾諾?林克 1985年 布面油彩 250x285cm 中國美術館藏
德國 照管者 西格哈德?吉勒 1983年 綜合材料 157x80x35cm 中國美術館藏
俄羅斯 茨瓦托斯拉夫?里希特在演奏 迪米特里? 迪米特里耶維奇?日林斯基 1984年 板面坦培拉 200x150cm 中國美術館藏
俄羅斯 鳥 娜塔麗亞?伊戈列夫娜?涅斯捷羅娃 1988年 布面油畫 140x150cm 中國美術館藏
俄羅斯 歌唱家 伊萬?萊昂尼多維奇?盧邊尼科夫 1981年 布面油彩 162x123cm 中國美術館藏
俄羅斯 我的女兒有一位漂亮的母親 亞歷山大?格里高利耶維奇?希特尼科夫 1980年 布面油彩 100x100cm 中國美術館藏
奧地利 軌跡中的拉奧孔 魯道夫?豪斯納 1969-1976年板面水彩和油彩 210x185cm 中國美術館藏
羅馬,靜物 威廉?貝利 1976年 布面油彩 114x146cm 中國美術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