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達皮奧和韋內戈諾的卡普羅尼飛機制造廠系列攝影:勞動中的男人》,布魯諾·穆納里,菲利波·馬索埃羅,原版明膠銀印,27×25.5cm,1934年
今天的我們在暢想元宇宙。一個世紀以前,意大利人也曾向未來發出過一個響亮的宣言。
2022年9月13日,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特展“未來派的宇宙:意大利馬西莫和索尼婭·奇魯利基金會收藏”開幕。
展覽集中呈現了未來主義蓬勃發展的歷史時期(1909-1939年)藝術家創作的250余件作品,包括繪畫、雕塑、平面設計、攝影、拼貼畫、素描、書籍和工業設計等。展覽由“征服天空”“未來主義宣言”“能源”“領域滲透:藝術與工業+幾何紋織物”“意大利雞尾酒與食品”“運動中的身體”“排版革命”“安東尼奧·圣埃利亞”“布魯諾·穆納里”“安東·朱利奧·布拉加利亞”“維吉里奧·馬奇”“建成環境”12個主題單元組成。
展覽現場
人類一路走來,從未停止對未來的想象。不同時空、不同國度、不同的生產力條件和水平,“宇宙”和“未來”的面貌在不斷更迭。展覽以兩次世界大戰戰間期的重要作品,為我們呈現了一個世紀前意大利未來主義創作的豐富本質,以及未來主義者暢想和創造的“多元宇宙”。
馬里內蒂與《未來主義宣言》
在藝術史通史類教材或讀本中,當作者的筆觸進入現代藝術的部分時,有關意大利未來主義的介紹常常與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藝術等一起,有時僅能占據書中幾個小段落的篇幅。但對以視覺文化著稱的意大利來說,未來主義對意大利文化藝術世界影響力的貢獻卻是舉足輕重的。
《自由的言語》,菲利波·托馬索·馬里內蒂,29×23cm,1915年
未來主義是20世紀首個前衛運動。1909年2月20日,法蘭克意大利語詩人菲利波?托馬索?馬里內蒂于巴黎《費加羅報》頭版發表宣言,并以意大利米蘭為中心,在詩歌、繪畫、雕塑、音樂、舞蹈和建筑設計等各個當代文化領域進行革命。
盡管馬里內蒂當時是以詩人的身份活躍于文壇,但在當時的文化界,他只是一位“無名小卒”,沒有代表性的詩歌作品?!段磥碇髁x宣言》的發表,使馬里內蒂一舉成名,并在當代文化領域引發軒然大波。
《不被理解的詩人》,布魯諾·穆納里,紙本綜合媒材,27.8×21.8cm,1933年
讓我們一起看看,馬里內蒂在《未來主義宣言》中都說了些什么:
我們認為,宏偉的世界獲得了一種新的美——速度之美,從而變得豐富多姿。一輛賽車的外殼上裝飾著粗大的管子,像惡狠狠地張嘴哈氣的蛇……。一輛汽車吼叫著,就像踏在機關槍上奔跑,它們比薩色雷斯的勝利女神塑像更美。
時間和空間已于昨天死亡。我們已經生活在絕對之中,因為我們已經創造了無處不在的,永不停息的速度。
從未見過哪一幅舊畫不是代表藝術家被扭曲的夢想?藝術家償費盡心機也無法逾越重重障礙,安全表達出自己的意圖。
意大利充當一個舊貨市場的時期已經太長了。
由于篇幅有限,這里我們只摘取了《宣言》的部分內容。在策展人蘇丹看來,這份宣言的內容盡管大膽叛逆,卻直指當時意大利文化藝術界的核心時弊,直擊人心,事實上,意大利文化藝術界在當時確實也感受到了一種危機。未來主義的出現,猶如一場革命,為意大利文化藝術的未來尋找到一條可能的出路。
飛翔、機械與速度之美
在展覽開篇的三個主題展區——“征服天空”“未來主義宣言”“能源”中,通過一系列繪畫、平面設計、拼貼、攝影,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未來主義藝術家們對飛翔、速度、機械、告別舊藝術迎接新形式的倡導與歌頌。
飛機使人類渴望飛翔的夢想成真,石油為人類高速駛向未來提供著源源不斷的養料,腎上腺素的快感將速度、激情與美感相連。
展覽現場
《飛越芝加哥》,阿爾弗雷多·高羅·安布羅西,木板油畫,98×127cm,1933年
馬里內蒂認為,科技的發展改變了人的時空觀念,舊的文化已失去價值,美學觀念也大大改變了,能夠引領未來藝術發展的思潮,當屬“未來主義”。
《分散的動態》,賈科莫·巴拉,紙本水粉、墨水,裱于紙板,67.7×95.7cm,1913年
在宣言發表后的35年中,未來主義試圖通過一系列狂熱的活動宣傳一種具有實驗性和戰斗性的文化實踐模式,同時秉持與工業革命一致的價值觀——速度、效率,以及永不停步的科學和技術發展。由于其創始人不懈的努力和廣泛的全球關系網,未來主義運動很快就傳遍了歐洲;時至20世紀20年代,運動已遍及全球。在法國、英國、德國、俄羅斯、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埃及以及日本各地,都出現了未來主義運動或深受未來主義啟發的運動;在未來主義運動結束之后,又出現了許多全球性的前衛藝術運動——從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到激浪派和即興藝術,再到網絡藝術——這些藝術運動重塑了現當代文化史。
《極速有軌電車》,維吉里奧·馬奇,紙本墨水、鉛筆,26cm×45cm,1919年
《鮑里斯·戈杜諾夫》第一幕第三場舞臺模型,表現佛羅倫薩春季慶典活動場景,維吉里奧·馬奇,紙板蛋彩畫、薄木片,33×48×43cm,1930c
《rRrR》(飛機的噪音)布魯諾·穆納里,彩色紙、墨水拼貼畫,40×30cm,1927c
未來主義的傳播與中國
不僅在歐洲大陸,未來主義也以宣言、雜志和評論等全球化的傳播方式與中國建立了某種間接聯系。無論這種聯系是否直接,未來主義都為實驗藝術和構建文化交流模式做出了重大貢獻,而這些模式在當今的平面設計和廣告等領域影響十分普遍。
未來主義在意大利乃至全球實踐傳播對中國亦具有啟示意義。策展人蘇丹認為,未來主義為我們看待意大利的文化藝術創造了一種新的觀看視角和歷史。它以宣言的形式開篇,最終落地和著眼于視覺藝術領域,開出了繽紛絢爛的花朵。
《阿瑪羅·科拉酒廠海報》,尼古拉·迪爾格洛夫,紙本彩色平板印刷,210×150cm,1929年
1909年至1919年是未來主義發展的第一個階段,經過10年的發展醞釀,一戰結束以后,未來主義倡導的工藝理念和美學趣味開始滲透進工業和商業領域,并進入和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藝術、設計、工業化、機械化開始作為一個完整的鏈條進入意大利的社會生產進程。
《格巴尼牌美麗國家奶酪廣告》,R·F·皮奎洛,紙本彩色平版印刷,200×140cm,1932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領域滲透:藝術與工業+幾何紋織物”“意大利雞尾酒與食品”“運動中的身體”等展區展現了這種實踐的成果。蘇丹認為,在當代中國處于文化繁榮和技術驅動的快速發展背景下,這一實踐的思維和路徑或許有助于促進人們反思開創期的現代歐洲文化與現代中國文化之間的關聯。
本次展覽匯集了翁貝特·波丘尼、賈科莫·巴拉、福圖納托·德佩羅、安東尼奧·圣埃利亞、路易吉·魯索洛、塔亞特、布魯諾·穆納里、維吉里奧·馬奇等未來主義代表人物的作品。展覽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與意大利馬西莫和索尼婭·奇魯利基金會共同舉辦,同時也是2022年中意文化和旅游年的系列活動之一。
本展位于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三層展廳,展期將從2022年9月6日展出至12月4日。(臺馨遙/文)